上海书展进行时,人们争相买书屯书的同时,也在反思讨论相比纸质阅读,网络阅读带给我们哪些影响。如今,算法试图精准地把你感兴趣的信息推到你面前,标题套路即便老套但仍旧屡试不爽,我们看到的文章越来越流水线化。当阅读被算法收编,我们是如何成为一种纯粹的“观看动物”,为什么社交网络里充斥着自带立场的极端情绪词汇?太长不看让我们失去了什么?依靠“观看别人如何生活来生活”,我们自己的生活哪去了?
本期圆一桌,我们聊聊互联网阅读。
标题式阅读:我们被算法收编了吗
N:社交网络的内容制造已经逐渐工厂流水线化。内容以“流量”驱动,目的是被更多人看到,取标题成为一门显学,读者被讨好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算法公式里被计算。算法擅长“对人性的利用”,以至于读者想要读到的,和最后点击的、最终看到的,常常有巨大差异,但它又的确能吸引人。如何看待这种被算法掌控的阅读?
赵大饼:首先,得看服务于我们的这些算法是谁想出来的算法。
- 技术不是中立的。
- 它首先是服务于商家的,服务于商业的,打从一开始,使用者就已经是这套技术里的因子被计算进去了。
- 你的注意力就是商品,能卖广告。也就是说,只要你在使用这个社交网络,不论你如何反抗“同温层效应”、“回声室效应”、“信息茧房”、“技术垄断”,你都不是资本技术的掘墓人,你就是自由市场本身。你不存在与市场之外,没有市场之外可言。
其次,这套基于流量的算法逻辑,不在于挑战你的已有观念,让你反思,而是加强你的既有认知。算法逻辑就是“本能逻辑、人性的弱点逻辑”,软色情、擦边球、情感猎奇、阴谋论、反转爽文。
本质上都是些底层心理需求,但是市场擅长包装,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些新词新概念,就变得很新鲜,这套流水线就能永远运转下去。
为什么美国没有发展起来工业机器人
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于美国。1961年,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了机器人Unimate,这个重达1.8吨的机械臂,在通用汽车公司新泽西州的一条组装线上安装运行。它的功能很简单:把高温的铸件从压铸机上取下,再焊接到汽车车身上,从而把工人从这个危险、对健康有危害的任务中解放出来。
但是,工业机器人随后并没有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原因包括:
当时的工业机器人功能简单、性能不佳,成本高昂。第一代Unimate的售价高达35,000美元,只能完成一些简单工序的大件焊接,然而当时制造业工人的时薪只有2美元。客户的采购意愿不强烈,这并不意外。
此外,美国当时劳动力充足。工业机器人诞生之时的1960~70年代,美国的制造业就业人数达到历史高峰,这是由二战之后的baby boom导致的。同一时期,依据Wind和华金证券研究所的数据,美国的失业率也攀升至高点,接近10%。机器取代人,只会进一步减少工作岗位。美国政府没有动力从政策上支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机器人产业何以在日本、德国起飞
德国和日本制造出的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都发端于Unimate。当时美国的机器人在国内卖不出去,机器人企业就到全世界去宣讲,推销产品。一些德国和日本公司采购了美国的机器人,再来改造。
为什么德国和日本对工业机器人有如此高的积极性?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这两个国家都面临着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同为二战战败国,日本、德国在战争中损失了很多青壮年。20世纪60-70年代,德国和日本15岁-64岁的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都在波动下滑。从失业率来看,德国大约低于4%,日本不到2%,失业率比较低。当然,日本的失业率低,部分原因是日本有终身雇佣制。相比之下,同期美国的失业率约为10%,要高得多。
第二,汽车行业的崛起。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和日本的汽车销量都开始迅猛增长。德国的汽车年产量从不足200万辆提升至近400万辆,日本的汽车年产量从不足100万辆提升至600万辆以上。下游的产业也随之崛起。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日德政府大力支持发展机器人行业。
德国政府提出了“改善劳动条件计划”。计划强制规定:部分有毒、有害的危险工作岗位,必须使用机器替代人。
日本当时的政策支持力度更大,直接给机器人公司和使用机器人的工厂提供贷款、补贴、现金等优惠政策,还设立机器人研究室,支持相关产业研究。
综上,劳动力不足、汽车行业的振兴,叠加政策支持,德国和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开始崛起。
以日本为例,看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日本的工业机器人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970到80年代初步发展,1980到90年代快速普及,1990年代之后进入平稳增长期。1990年,是日本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关键年份——快速发展期的顶峰和平稳发展期之间的分水岭。
日本工业机器人的蓬勃发展,和汽车、半导体两大工业的发展高度相关。
上文提到汽车行业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驱动力之一。有一个关于这两者关系的指数:汽车产量增长率与工业机器人出货指数增长率动态相关系数。系数越大,说明汽车和工业机器人正相关程度越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华金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日本汽车产量增长率与工业机器人出货指数增长率相关性非常高。1984-2017年动态相关系数平均达到0.41,2010年前后最高达到0.9。
半导体行业也是促进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20世纪70年代,日本半导体行业(IC行业)和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增长率惊人地同步,均是先从17%左右提升至30%左右,再降至约20%。
日本占世界半导体的市场份额从1970年代到90年代持续攀升,在90年代达到顶峰。1990年代,既是日本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顶点,也是日本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顶点。
峰瑞观点
以史为鉴,从德国、日本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历史来看,影响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三大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和政策、劳动力丰富程度、行业需求。1960-1970年代的美国不具备这些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条件,日本、德国都具备,所以日本、德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起来了。
为什么中国到了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好时机?
中国所具备的发展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条件
跟日本、德国相比,中国到了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时机了吗?
政策层面。中国的制造业升级中,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是很重要的方面;最近的国产替代的趋势、“新基建”的推出,也在政策层面为中国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比如,新基建中的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充电桩、特高压、大数据中心,这些领域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符合降本增效趋势的机器代人方案。此外,“新基建”中的人工智能也和工业自动化直接相关。
第二,劳动力。依据Wind和东北证券的数据,从2013年到2018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逐年下降,制造业工人工资逐步上升,机器人均价在波动下降,并在2013年-2014年间低于制造业工人平均工资。机器换人,在中国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第三,需求侧。
中国既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又开始拥有新能源汽车这样巨大的增量市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都将深度应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此外,与之配套的充电桩、输电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都需要自动化解决方案。
5G是另一个很重要的增量市场。5G的商用和普及会带来硬件设备的更新,除了手机,手表、手环、耳机等智能硬件也会迎来新增的巨大的出货量。
此外,中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汽车、3C之外,其他行业的生产制造也需要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整体而言,无论是从政策,还是劳动力、需求侧来看,中国现在都具备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条件。
个啊
松手
@赛啊 森as跟
@赛啊 打发翁
@赛啊 哟哟
撒
作者设置了回复可见
看看
看一下
车
测试一下
作者设置了回复可见
好东西
士大夫
11111测hi是
的顶顶顶顶顶
刚刚
汉字
测试
不带WWW就不叫网址?
儿童
回复才能看
我就是为了看看
他就突然发动捐款可以
作者设置了回复可见
@TOYCQ 测试
我
官方
啊
看看
测试啊
测试测试
测试测试
测试可见
试试
哈哈
第三方
我的骄傲佛i哈斯oh发票哈覅沙盘的桂花树
我的骄傲佛i哈斯oh发票哈覅沙盘的桂花树
阿达撒
@12313 阿萨德撒旦
好
你好
测试内容
回复看隐藏内容
口https://pandapro.demo.nicetheme.xyz/105.html
想看
@测试 测试看看
巫毒娃娃多
呵呵
测试
测试评论
吞吞吐吐他天天喝v福地洞天一个个黄家驹吃过好呢那你不吃财产分割呀听歌v才吃饭刚刚回家快快快纪念币vv吃饭饭一个个的地对地导弹电动车宝宝困了蕾珂美面膜你那边不顾后果宝贝回家健康快乐可麻烦慢点慢点快说快说你到哪男的女的你都觉得你回到家点解点解多久几点能到就送去哦连起来第次超级超级哪方面热咖啡韭菜鸡蛋难念的经都买完了请了假
测试评论
测试
继续测试
测试
测试
测试
@hhhhhhhh 死磕“全自动驾驶”,马斯克的“超级怪兽”1.0明年完成
高端的LiFi可见光通信技术,古人早就用上了?